弟兄会

地点一: 在爱尔兰的都柏林(Dublin)

"回到圣经"的运动起源于都柏林。 1825年,在爱尔兰的都柏林城,有一位罗马天主教徒郭罗宁(Edward Cronin)医生。作为新近信徒,他深刻体会到教会合一的重要性,尤其是超越宗派之分的合一。为了实践这一信念,他曾参与多个独立教会和非官方教会的擘饼聚会。然而,这些教会都要求他认同他们的信仰方可参与擘饼。郭罗宁认为,这样的做法等同于划定界限,排斥了其他信徒,长此以往将导致教会的宗派化。他不愿陷入此局限,遂与一位朋友分享了他的感悟。圣灵感动了他们,于是他们在自己家中开始祷告与纪念主。他们的诚挚信仰和对真理的坚持,开启了一种自由、属灵且简朴的崇拜形式,这种传统一直延续至今。 到了1827年,神引领更多同样信仰的人加入这场聚会。其中著名的信徒包括柏尔烈(John Gifford Bellett)、达尔庇(John Nelson Darby)和格鲁斯(Anthony Norris Groves)。1828年,达尔庇发表了一篇名为《基督教会的本质与合一》的单张,许多人因此接受并实践这种简朴的崇拜方式,摆脱了仪式化的束缚,进入到圣灵自由带领的喜乐中。 达尔庇(John Nelson Darby),1800年出生于英国伦敦,家族源自爱尔兰。他曾在西敏公学(Westminster School)教授,后在都柏林三一学院(Trinity College, Dublin)毕业,并获得古典文学金奖章。他曾在爱尔兰担任律师,但不久后辞去职位。随后,大主教麦基(Magee)按立他为爱尔兰东部维克罗(Wicklow)的副牧。三年后,因深入研究圣经,达尔庇发现教会的许多作为与圣经真理不符,遂辞职并回到都柏林,展开了新的事奉。 格鲁斯(Anthony Norris Groves,1795-1853)生于英格兰的汉普夏(Hampshire)。他在伦敦学习牙科,并于1812年在普利茅斯行医。格鲁斯对传福音一直有着强烈的负担。1825年,他进入都柏林三一学院修读神学,期望日后成为「教会宣教会」(Church Missionary Society)的宣教士。毕业后,正当他准备接受按立时,他开始质疑传福音是否需要按立礼。最后,他决定不接受按立礼,因为他认为“为传福音而设的任何按立礼并非出自圣经的教导”。同年,他出版了《基督徒的委身》(Christian Devotedness),提倡在生活的所有需要上完全依靠神的供应。 随着这场聚会的逐渐发展,参加者人数大幅增加。信徒领袖赫金申(Francis Hutchinson)借出位于腓特斯威廉场九号(No.9, Fitz William Square)的房子作为聚会场所。到1830年,随着聚会人数的增加,他们搬到安基街(Aungin Street)的一处更大的房子。 与此同时,圣灵感动了都柏林城外的一些信徒,因相同的信仰理由,他们也开始自发地聚集在一起。其中一位后来成为刚够顿(Congleton)贵族的约翰•柏尼尔(John Parnell),在那时的情形如同使徒时代一般,圣灵不断加增得救的信徒。

地点二: 在英国的普里穆特(Plymouth)

普里穆特弟兄会于1830年成立,主要领袖是牛顿(Benjamin Wills Newton)和达尔庇(Nelson Darby),另外两位重要人物是贺理斯(James Harris)和贺特(Captain P.F. Hall)。相比都柏林的弟兄会,普里穆特弟兄会发展更为迅速,成为弟兄会的主流。它的成员人数众多,影响力也极大。从1830年开始,到1840年时,人数增长到八百名。到了1845年,人数增至一千二百名。普里穆特教会成为附近市镇与村庄传福音的中心。当弟兄姐妹们前往各地传扬福音时,许多人对他们的身份感到好奇。他们的讲道风格与传福音方式都十分独特,但他们不隶属于任何现存的教派。于是,他们常自称为“来自普里穆特的弟兄”,因此得名为“普里穆特弟兄会”(The Plymouth Brethren)。 值得一提的是,普里穆特教会中有两位极具影响力的弟兄:牛顿和达尔庇。然而,两人后来因对教会形式和圣经预言的解释产生了激烈的争论。1848年,这场争论最终导致教会正式分裂,形成了“严闭弟兄会”(Exclusive Brethren)和“开放弟兄会”(Open Brethren)两派,这一分裂令人深感遗憾。

地点三: 在布里斯托(Bristol)

在英国布里斯托,圣灵兴起了一批信徒,他们同心合意集聚,建立了一座以圣经和基督为房角石的教会。同样地,圣灵的工作带来了复兴,信徒人数迅速增长。这座教会的著名领袖之一是通过信心创办孤儿院的慕勒(George Muller)。慕勒1805年出生于德国北部的普鲁士(Prussia)。 慕勒尚未重生时便进入神学院学习。在一次参加德国哈勒(Halle,敬虔派中心)的查经聚会时,圣灵在他心中动工,他因信基督得到了平安,重生归主。慕勒通过殷勤的查考圣经,对神的认识迅速增长,并且他最大的愿望是能到犹太人中间宣教。因此,他决定前往英国深造,并在此结识了弟兄会的信徒。 在英国,慕勒遇见了都柏林的弟兄会信徒格鲁斯(Anthony Norris Groves),并了解到他为了宣教,放弃了优渥的待遇和事业,毅然前往伊拉克(Iraq),完全依靠神的供应。同时,慕勒还遇见了他一生的好友克里克(Henry Craik),也是弟兄会信徒。尽管慕勒渴望成为犹太人的宣教士,但这个愿望最终未能实现。不过,通过与克里克的交往,他对教会的本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。 克里克与慕勒同年出生,家乡在苏格兰东南部的东劳欣郡(East Lothian)。他曾在圣安德烈大学(University of St Andrews)担任高职,但于1826年拒绝了法学博士学位,将自己的一切才干与生命奉献给主。 1832年,慕勒和克里克在布里斯托成立了「毕士大」(Bethesda)教会。该教会从最初的八个人开始,在圣灵的祝福下,迅速发展到数百名信徒。他们没有任何组织架构,完全依赖主的自由带领,因相信在主里面的合一。 从那时起,慕勒在弟兄会事奉神长达66年之久。他一生通过祷告与信心创办了五所大型孤儿院,收养了超过一万名孤儿,并筹集了超过150万英镑,分发了一百多万本圣经和属灵书籍。1843年,慕勒受邀前往德国的斯图加特(Stuttgart),分享他在布里斯托的教会工作和教会监督的原则。他在那里工作了六个月,推动了弟兄会运动在德国的发展。 “毕士大”这一名称也始于此,虽然参考文献未具体解释为何采用此名,但毕士大意为“恩慈之家”。 最初,教会只允许已受洗的信徒参加聚会。但经过长时间的祷告和查经,他们决定:“应当接纳凡主基督所接纳的人,而不以其对恩典或知识的程度为标准。” 布里斯托“毕士大”教会除了慕勒和克里克外,还有一位重要的长老齐伯门(Robert Cleaver Chapman)。齐伯门通过自己的生命见证,极大地影响了布里斯托教会的信徒。他原本在家乡班斯泰甫(Barnstaple)服事主数十年,但常常拜访布里斯托教会。齐伯门早年攻读法律,但后来蒙神引领,全心投入教导圣经,并在世界各地帮助信徒,供应属灵上的需要,也亲自旅行传福音。 齐伯门于1902年安息,享年99岁。他的服事留下了长久的祝福。信徒的生命见证以信、望、爱为核心,在弟兄会的前辈中,信心的代表是达尔庇(Nelson Darby),他的生命彰显了坚强的信心;爱心的代表是以爱心建立孤儿院的慕勒,他为无数孤儿带来了欢乐;盼望的代表是齐伯门,他通过对神的盼望,将希望带给了许多人。